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升级即将完成

在全球保护主义抬头之际,东盟与中国自由贸易协定升级即将完成

东盟与中国在老挝万象举行的第27届东盟-中国峰会上宣布,历时近两年的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ACFTA)升级谈判接近完成,预计将在明年签署。这次升级将聚焦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连接和消费者保护等新领域,推动未来的增长。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强调,在全球保护主义上升的背景下,升级自贸协定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加强开放市场的承诺,还能让东盟和中国共同受益于未来的增长领域。自2010年实施以来,东盟与中国的贸易额已翻了三倍,从2010年的2355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6967亿美元。中国继续保持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地位,也是东盟第三大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 此次升级将促进双方在清洁能源、气候变化和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确保协定面向未来。黄循财指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专长可帮助东盟向清洁能源过渡,并协助建立区域电力网。 此外,黄循财还呼吁在南海问题上保持和平解决,推动尽快达成符合国际法的《南海行为准则》,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 当天,东盟还庆祝了与韩国对话关系35周年,并与日本、印度、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举行峰会,进一步深化区域关系。 更多信息请访问原文此处。

东盟致力于加强与非成员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东盟致力于加强与非成员国的贸易与投资合作

重点与中国、日本和韩国深化合作,同时探索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其他国家的经济机遇 东盟正积极深化与非成员国的经济联系,特别关注与中国、日本和韩国(“加三”国家)的贸易与投资机会。老挝工业与贸易部长马莱通·贡马西特强调了这些伙伴关系的重要性,因为在2023年,“加三”国家在东盟贸易中占比超过32%,出口总额达4.858亿美元,进口总额为6.47亿美元。 第27届东盟经济部长与加三会议着重讨论了加强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和数字化进步。“加三”国家作为东盟的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FDI)来源国,2023年向东盟投资了428亿美元,占FDI总流入的18.6%。会议还探讨了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东盟-澳大利亚-新西兰自由贸易区》(AANZFTA)框架下的合作。 尽管“加三”国家在东盟贸易中占有18.6%的份额,但东盟旨在多样化其经济参与。作为东盟重要经济体,印尼正在发展下游产业,并看到与中国、日本和韩国加强贸易的潜力。然而,专家指出,与美国、欧盟和澳大利亚等西方经济体的贸易增长尚未被充分开发,东盟正寻求扩大其市场范围。 为构建有韧性的经济环境,东盟继续在各个平台上推动讨论。本周,东盟第24届能源商务论坛将在万象举行,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更多信息,请访问原文 此处。

新加坡推动东盟更具包容性的贸易

新加坡推动东盟更具包容性的贸易

新加坡在促进东盟更具包容性的贸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帮助该地区的低收入经济体融入区域贸易。随着全球贸易的发展,新加坡通过数字贸易倡议和政策改革,确保各国公平参与。正在进行的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谈判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举措,旨在创建一个统一的数字经济。如果成功,Defa将降低跨境支付的障碍,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并设立人工智能(AI)标准,提升区域贸易的参与度。 东盟的数字化依赖日益加深,约90%的中小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开展业务,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设有在线商店。通过简化数字贸易政策,新加坡将帮助促进更广泛的经济一体化,并为整个地区的企业打开新的机会大门。 新加坡常驻世界贸易组织代表陈鸿声强调,需要制定具有商业意义的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包括改善支付系统的互操作性和提升网络安全。 Defa预计将在2025年完成谈判,进一步促进区域贸易,吸引数字基础设施和教育领域的投资。一个更具包容性的贸易环境将有助于新加坡扩大区域市场,并增加对其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此外,这将推动经济趋同,降低与波动相关的风险,实现持续增长。 更多详情,请访问原文 此处。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区域贸易增长21%

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区域贸易增长21%

东盟区域贸易实现显著增长,受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的推动,贸易增长了21.5%。自1992年成立以来,AFTA在降低关税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目前已取消了98.6%的关税项目。同时,东盟单一窗口税务通知系统的不断完善,进一步简化了贸易流程,降低了成本,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商业往来。 老挝工业与贸易部长马莱通·贡马西在主持第56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第38届东盟自由贸易区理事会会议时强调了这一增长。2023年,东盟内部贸易达到7590亿美元,标志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 马莱通赞扬了东盟的领导力及其在落实202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总体规划方面的承诺。东盟贸易协定和单一窗口系统的成功实施为解决贸易相关问题并推动电子贸易文件化奠定了基础。 展望未来,东盟将通过正在进行的东盟贸易协定升级谈判进一步加强贸易,目标是在2025年完成。这将进一步深化经济联系,扩大贸易一体化,并采纳相关建议,为区域贸易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更多详情,请访问原文 此处。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中国-东盟博览会推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

自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启动以来,中东双边贸易增长显著,2004年至2023年年均增长率达11%,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这一增速超过同期中国外贸总体增长率的3%。东盟在中国外贸中的份额也从2004年的9.2%上升至2023年的15.4%。 即将于9月24日至28日在南宁举办的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继续为深化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合作提供重要平台。 2023年前八个月,中东贸易总额达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民营企业贸易额增长13.3%,占中东贸易总额的62.2%。中间产品贸易额达到2.84万亿元,增幅为9.6%。此外,中国从东盟进口的农产品总额为1613.4亿元,进一步突显了东盟在中国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这一持续增长表明,中国-东盟博览会在推动东南亚及更广泛地区的贸易扩展与经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华银行(UOB)力争主导东南亚2万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市场

大华银行(UOB)力争主导东南亚2万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市场

战略投资抢占该地区快速增长的市场份额 新加坡,[日期] —— 新加坡第三大资产银行大华银行(UOB)正准备巩固其在东南亚贸易融资市场中的主导地位,目标是抢占该地区2万亿美元贸易流量市场的重要份额。随着全球供应链因中美紧张局势的变化,东南亚已成为全球贸易的重要角色。大华银行计划利用这一势头,到2026年实现5%的市场份额。 利用“+1”战略机会随着更多制造商采用“+1”策略以分散供应链,东南亚正从中受益,去年首次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FDI)超过中国。大华银行集团批发银行部门在这一趋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2023年该部门创下了71亿新元的收入纪录。 在贸易融资中的战略扩展尽管拥有强大的区域存在,但大华银行目前仅占该地区1%的贸易融资市场,约为220亿美元的贸易资产。银行计划通过数字迁移、金融供应链解决方案和支付系统的大力投资,扩大其市场占有率。 “大华银行已经是东盟第一的贸易银行,但我们的目标是主导市场。到2026年,5%的市场份额是我们的初步目标,”大华银行集团批发银行和市场部负责人Frederick Chin表示。 抓住东南亚的行业机遇大华银行的战略专注于半导体(马来西亚)、采矿和可再生能源(印尼)、汽车(泰国)以及电子和纺织品(越南)等行业,并支持大中型企业及中小型企业(SME)的全面金融解决方案。 未来增长:连通性与外商直接投资“我们的增长战略以连通性为核心,”Chin补充道。大华银行希望通过支持工厂建设,捕捉外国直接投资和商品贸易流量的融资机会,构建闭环的商业生态系统,助力大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共同发展。 随着东南亚逐步成为全球贸易枢纽,大华银行主导贸易融资领域的愿景有望改变该地区的金融格局。 更多信息,请访问原文链接。

东盟在全球脱碳化努力中扮演关键角色

东盟在全球脱碳化努力中扮演关键角色

印尼通过可再生能源投资引领东南亚能源转型 雅加达,[日期] —— 随着全球加速迈向低碳未来,东盟因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可再生能源潜力,正成为全球脱碳化的重要力量。作为这一转型的领头羊,印尼正从化石燃料出口转向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计划将其转化为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出口国。 在2024年印尼国际可持续论坛上,印尼海洋事务与投资统筹部长卢胡特·潘查伊坦表示,印尼的太阳能潜力高达3,300 GW,未来将在国内脱碳化及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关键作用。 扩大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贸易印尼已经在绿色能源合作方面取得进展,特别是与新加坡的合作,预计在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制造领域吸引300-500亿美元的投资。这些合作突显了东南亚作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出口枢纽的潜力。 卢胡特还强调了印尼在交通领域的进展,通过电动汽车(EV)激励计划,2022年至2024年间,电动汽车销量翻了一番,吸引了约100亿美元的投资。 生物燃料和碳捕捉项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毛棕榈油(CPO)生产国,印尼在生物燃料生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此外,印尼广袤的自然景观为大规模碳捕集与封存(CCS)计划提供了可能,预计其储存容量可达400千兆吨。 卢胡特指出,尽管印尼在脱碳化方面潜力巨大,但需要全球合作,确保获得先进技术并筹集大量投资。他强调,区域合作对于实现东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呼吁区域合作东盟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角色不可忽视。像印尼这样的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项目中处于领先地位,整个地区必须共同努力,确保这些脱碳化举措的成功。技术共享、跨境投资和创新合作将推动东南亚的可持续增长进入下一个阶段。 更多详情,请访问原文链接